close

費城實驗:究竟是科學還是科幻? 秒殺搶購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自然科普-科普叢書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費城實驗:究竟是科學還是科幻? 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美國由2010年開始陸續公布了隱形船艦的研究成果,事實上遠在1950年代美國就秘密進行過費城實驗,成功將船艦隱形後再出現,但研究內容列為高度機密。之後延伸成蒙托克計畫,包括時空轉移、人體超感能力以及電漿科技應用等,進一步研發出地震兵器及氣象武器等軍事相關科技。本書介紹了一系列美國相關研究的細節,都是確實而且有理論根據。
本書特色
1943年,二次世界大戰席捲全球,此時美國政府卻在費城進行了一項不為人知的實驗不被承認的研究,未曾公開的真相,震撼人心的的祕密終於浮現。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江晃榮
專長生物科技,業餘研究外星人與飛碟,台灣大學畢業,生化博士、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目前於多所大學任教,從事生物技術研發工作,並推動科普教育。
業餘探討未知宇宙,為台灣UFO及外星人研究鼻祖與權威,也是台灣外星人與飛碟研究國際代表性人物。曾多次參加美國、日本及聯合國舉辦的UFO國際研討會,並以英、日文發表論文(日本NHK曾實況轉播),是華人界以及台灣第一人,亦是中華UFO科學學會創會理事長,目前是台灣外星人研究所所長,中華民國占星學會顧問,外星人博物館榮譽館長,也曾是全球最大UFO研究團體(MUFON)台灣代表及顧問,亦為各媒體經常性來賓。
目錄
CH 1 新時代與新科學觀念的誕生
CH 2 費城實驗與蒙托克計畫相關人物
CH 3 費城實驗相關的科學技術
CH 4 費城實驗的真相
CH 5 費城實驗的後續研究──蒙托克計畫
CH 6 費城實驗原理利用的終極目標──氣象兵器與地震武器
結論 觀念的創生─觀念轉個彎,生命無限寬
序
科普教育推動成果的好壞會左右一個國家科學研究與科技產品的研發,台灣科普教育起步很早,1969年一群在台灣出生的海外留學生發起科學中文化活動, 創辦了台灣第一本科普刊物「科學月刊」,1974年筆者當時在台大念書,因緣際會下加入科普教育陣容,由兼任編輯當到總編輯,且得過金鼎獎,十年後另一本以圖片為主的翻譯性科普刊物也誕生了,就是「牛頓雜誌」。
然而,四十年過去了,科普教育的成果呢?顯然並沒達到當初預期,第一批科月人員有些已過世,還有進入政治圈的,如當行政院長、教育部長、政務委員及大學校長的,大家已忘了當初的理想,只剩少數包括著者在內幾位仍堅持到底, 三十年來著者每月至少有五篇以上科普文章刊登在各雜誌從沒中斷過,科學月刊的銷路四十年來幾乎一樣,從沒每月銷售超過一萬本以上,而牛頓雜誌也曾因財務易手而停刊過,這一推動四十年科普教育的工作事實上早已名存實亡。
筆者除了本身生化科技本行外,也意外進入研究外星宇宙的行列,在早期台灣科普界大老級也都能接納這種不一樣的想法,但傳承至今日,路卻愈走愈窄, 今天推動科普工作的年輕一輩居然無法包容已有確切證據的另類科學,實令人遺憾。
2013年4月有一部紀錄片「天狼星」(Sirius)曾造成全球轟動,主導的是一位醫生格里爾博士(Dr. Steven Greer), 片中公布「阿塔卡馬類人形」(Atacama Humanoid)外星人DNA與科學分析結果,科學檢測其基因定序是「無法歸類」的,就是說與地球人類不同。
格里爾博士並設立一解密計畫,要求美國政府要公布所有隱藏不宣有關外星人資訊,包括不用燃料的自由能源技術等,訴求內容與本書所敘述者可說是完全一致。
本書所提到的許多科學資訊或許與今天教科書所登載的完全不同或有差異,但都是合乎科學原理,也是未來教科書的內容,所以勿等閒視之。
本書之出版最要感謝的是五南出版社,過去以出版各類教科書聞名,現在能以寬廣心胸出版另類科學觀點的書籍,令著者十分佩服,此外出版社王正華主編及其他同仁在各方面予以協助,還有台灣外星人研究所的伙伴陳威宇先生及徐民芳小姐協助整理與校對稿件,著者都要致上十二萬分謝意。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173610
-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大 / 16.5 x 20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博客來中文書館為全台灣最大網路書店,提供文學小說、商業理財、漫畫、心靈、醫療保健、藝術設計、童書、親子教養、考試書等中文書,並有豐富特價書。博客來,書籍,中文書,圖書,網路書店,特價書,買書,66折,六六折
全站熱搜